查看原文
其他

“1/7农”:如果每周只能下地一天,那就试试“懒人务农法”吧

2016-03-11 有机会网

文章来源:《香港农民历》、澎湃新闻


七分一农

摘自《香港农民历》

作者简介:陈杰,记者。关注香港农业、城市规划、文化保育等议题。曾经采访大量香港乡郊及城市农夫的故事。两年前开始于新界租地种菜,每星期务农一天,成为“星期日农夫”。另一身份为富德楼复合式空间“貘记”创办人,继续在生活中试图探索:香港,还有没有另一种可能?


星期日农夫

2013年夏天,我开始租地种菜。

曾经有七年时间,我是《饮食男女》“绿色生活”版记者,在关于吃喝玩乐的杂志里,占据一个看来错配的怪异空间,集中报导香港农业、文化保育、社区营造等题材。

关于农业的部份,这些年写过的农夫,乡郊的城市的,生产式的社运式的,大概都有六七十个单位。每个月总有一两次,我带着摄影师,在阳光灿烂的日子,走访不同的农场,去看别人怎样耕种,背后又怀着哪些理由。

然后,我自己也萌生了种菜的念头。这也许是耳濡目染下,经常看到别人漂亮的收成,自然也想要尝试生产自己的;另一动机则非常小心眼:作为记者,假如没头没脑的走进农场做采访,有时会害怕遭农夫误导,亦担心搞错基本种植常识,写出来贻笑大方(虽然后来我终于发现,种田之余还得努力看书,否则对增长农业知识于事无补,那实在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)。

而我一度幻想,自己会在市区某处找个天台或平台,以红酒箱来种植,环境干净亮丽,就像许多城市青年,时尚有型地耕种。

但,幻想跟现实总有落差──意外地,两年前我走进新界农场,租了两行农地,踩在泥土上播种下苗,每次落得蓬头垢面,给昆虫猛叮,好几回差点中暑收场。

自那时候开始,每到星期日下午,就是我的务农时间。相比起这几年火红火热的半农半X生活形态,我就是弱弱的“七份一”农,剩下的六天,继续工作和日常生活。来到星期日,就是另一个抽离的身份。

两年后的今日,我依然会留起星期日,尽量不工作不玩乐,持续下田。

一年有五十二星期,多除少补,那末我的种田资历,仅有短短一百天,极其微不足道。以下几篇田间笔记,记下无知的人与泥土、太阳、水份、动植物的互动和相处,只选录印象难忘的,那些时而气馁,时而期待,时而亢奋的一些经过。


城市中的农地

田间笔记之:懒人务农法

由于没上过正式耕作班,没头没脑便执起锄耙,碰着钉子去学习,有时难免孤立无援。两年来的务农时间,每当遇上问题,唯有打电话向相熟农夫问功课,当中打扰最多就是“老农田”(O-FARM)的叶子盛。他是农民子弟,1999年在粉岭丹竹坑开地种菜,但不以卖菜维生,而是把农地租予城市人,假日走进乡郊耕田。

而作为从旁指点的导师,子盛是出了名的狠辣,但凡做错,即使是客人,直斥无误。

经他训练出来的业余农夫,大部份种得异常出色,“老农田”每年都会举办种植比赛,让农友各自把作物端出来,斗靓斗大!

“种田是科学,有理论,需要研究。”子盛常把这句挂在口边:“现在很流行那种浪漫的‘文青式’种田,拍照写字的时间,比真正劳动还要多,种得好才怪。”

我当然属于这样的一份子。可是子盛从没嘲笑我的种田资历,因为问题不是一星期抽多少时间,而是每次站在田里,你有没有专心去种?

“很多人也说,种田是要和泥土沟通,但有多少曾经认真的观察一棵菜的状态,它现在健不健康,快不快乐?”子盛觉得这是最基本的一份功课。

假如一星期只能下田一天,自有一天的种植方法。

城市农夫最欠缺的资本,是时间──如何充份(及聪明地)运用短短的一天,大概是成败的关键。以下是子盛给我的实用建议,如果你也在实践七份一农,不妨参考一下,并试着好好发挥,那七份之一的力量。


1. 泥土深度:如果菜田位于大厦平台或天台,并使用种植盆的话,就要首先考虑泥土深度(亦即种植箱的高度),不适宜种植根部较深的作物,例如萝卜、南瓜等,大部份叶菜均可。至于一般农地则没这问题。

2. 先种叶菜:如果不能每天务农,应该尽可能选择种植叶菜为主,因应时间许可再种别的瓜果作物,否则难以作出紧密贴身的照料和管理,或错过防虫及收成的最佳时间。

3.严选品种:取易舍难,是假日农夫争取最高收成量的折衷办法。打个比方,车厘茄就比大肉西红柿易种,茄子可选择泰国圆茄,几乎不用打理。叶菜尽量不要拣选那些会结球的品种,像西兰花、椰菜花和包心生菜等,因为需较多时间管理。而买种子该挑气候较接近香港的区域,例如台湾和东南亚,成功机会较大。

4. 高矮混种:如果农地面积有限,不妨想法子物尽其用,把不同高度的作物种在一起,形成几个层次。譬如地面种一层向横发展的潺菜,上面可搭个矮棚种茄子,中间还有空间种几株罗勒和指天椒,这样小小一块地也可种出丰盛。

5. 下田时间:假日务农,不期然会迁就个人作息表。睡晚了,先吃个迟来的早餐,大概正午时份下田,黄昏前离开,还可安排晚上节目呢──如此一来,不但会令自己承受最猛烈的日照,最重要是农作物也吃不消,尤其夏天30度高温以上,植物处于昏睡状态,这时候不论浇水、下肥或修剪,都会带来伤害。最理想的务农时间,是早上8至10时,或者下午3至6时,人和作物也轻松。

6. 勿常翻土:也许是出于对农人的既有印象,许多城市农夫有个坏习惯,就是动不动便捣翻泥土,认为经常翻土可令泥土质素更好。事实是太松散的泥土欠缺结构,水份和有机质也更易流失。

7. 参考书籍:真的没空上耕作班,至少也得抽时间翻一翻耕作书。西村和雄的《懒人农法:活用杂草打造无农药的有机菜园》便是不错的入门读本。西村是京都大学农学博士,退休后于郊外创办农业学校,集中培训农民新血。他主张省力省时的务农法,善用杂草来加强土壤肥沃度,对城市农夫很有参考价值。


(《七分一农》之田间笔记全文,请至《香港农民历》阅读)

农夫秘籍

摘自《香港农民历》,来自半农半X的香港城市农夫们的种田小贴士:

梁志刚(HK Farm):

把数箱泥土放置在天台并开始播种。这样长远可冷却大厦温度并减低冷气机使用量及费用。

E.W.(民主耕地):

每次与你的植物见面时请保持一个喜悦的心情。你可观望或触摸它们;又或者可跟它们谈话或播放音乐给它们听。相信我的说话,植物们一定会蓬勃生长;而你亦会更爱它们。

Leo(里佬连):

切记避免使用发泡胶或任何塑胶箱作为植盆。胶箱虽然轻身但胶料通常会在泥土中释出有毒物质。建议使用木盆为佳。记住耕种要有耐性;还有,不时与植物朋友交谈。

何梓埼(油蔴地花王):

  • 多与街坊交流,结成朋友或邀请他们一起打理农场。

  • 与街坊社区分享植物,细小的盆栽也可以。

  • 由社区中回收耐用物料用来制作植盆及农具。

陈杰:

  • 种植你爱食的。

  • 尝试种植不同的作物,善用所有耕种空间。

  • 把农地设立在一个接近你居住或工作的地方。

Glenn(HK Farm):

  • 与植物交谈。

  • 自己收集土壤。

  • 购买非基因改造种子。

  • 开始储备种子。

  • 无论植物情况有多坏,别要放弃它们。

Mimi(Spring工作室):

植物未必会回馈你对它们付出的爱心; 但关键在于恒心、阳光和水份。如果你能结交一些城市农夫朋友想必会事半功倍。总之,千万不要放弃。



关于《香港农民历》

摘自澎湃新闻

2009年,伦敦长大的梁志刚回到香港后,过上了“半农半X”的生活(《半农半x的生活》是日本作家盐见直纪于2013年出版的一本书,讲述自己一家回归田间,一边耕种一边做着自己理想工作的生活方式。)梁志刚一边做设计师、教书,一边做城市农夫,种田养蜂。2012年,梁志刚和友人Glenn Eugen Ellingsen 及高志(Anthony Ko)成立了“HK Farm”,在香港多个楼宇天台种植蔬果花草,并将耕种与活化社区相结合。

制作《香港农民历》的起因,正是为了回顾HK Farm在Spring Workshop驻场一年(2014-2015)中与设计师、艺术工作者、社会活动者,及城市农夫(如“生活馆”、“油麻地花王”、“Very MK”)等不同领域的友人们关于“农耕X艺术”的考察和活动实践。

或因香港高度的城市化,以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本地的社会经济结构,在香港从事农业,有相当大的局限。

即便港府一再鼓励发展本地农业,来减轻对进口食品的依赖,但仍是心身均有力,唯独地不足。据港府资料显示,“在全港11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中,农业耕种仅占7.3平方公里。”

农业现如今已成为香港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一;“农业”、“农耕地”、“食品安全”等问题,得到香港民众广泛关注,并付诸实践行动。

HK Farm在这本《香港农民历》中,统计出近60个香港本土独立耕种团体、本地生产社区、农业环境保育及教育机构,以及资源循环支持社团。这些团体背后的发起人,几乎都是从事各行各业的香港青年一代,他们大部分都过着“半农半X”的生活。这些人平日是在中环的上班族、艺文版面的记者、美术科目的学生、知名设计师以及大学老师。只要有闲暇时间,他们就摇身变成活跃在香港楼宇天台和城市边界绿地的城市农夫。每一位实践者的付出和努力,都为社区和村民带来了积极影响和改变。


电子版《香港农民历》目录



HK Farm合作伙伴高志聪(左)、梁志刚(中)、Glenn Eugen Elingsen(右) Glenn Eugen Elingsen 图

《香港农民历》pdf文件免费下载链接:

http://yun.baidu.com/pcloud/album/info?uk=2659311797&album_id=4779235453184370964

《香港农民历THE HK FARMERS’ ALMANAC 2014-2015》全部内容版权由香港Spring Workshop所有,转载请注明版权并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